放射工作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标准的要求,安排放射工作人员接受个人剂量监测。放射科个人剂量检测国家是有要求的。那么,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通常是多长时间呢?
个人剂量检测的周期通常是多长时间?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2007)55号令)第十一条规定,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周期一般为30天,长不应超过90天。《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128-2016)4.3.1规定,常规监测的周期应综合考虑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性质、所受剂量的大小、剂量变化程度及剂量计性能等诸多因素。常规监测周期一般为1个月,长不超过3个月。
放射工作人员为什么需要个人剂量监测?
个人剂量监测是指利用放射工作人员佩戴剂量计对个人剂量当量进行的测量,以及对测量结果的解释。它是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目的是得到放射工作人员所受辐射有效剂量的评价,确保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符合要求。
放射诊疗设备检测
放射诊疗设备防护性能检测的意义是确定放射诊疗设备性能,发现存在的放射安全隐患,保护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健康。中科检测具备开展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设备防护性能检测服务,具体费用可以咨询中科检测工程师了解。
检测周期:
验收检测:放射诊疗设备新安装、重大维修后的验收检测
状态检测:正常使用情况下每年一次
稳定性检测:医疗卫生单位自身要求检测
检测标准:
WS 518-2017 乳腺***屏片摄影系统质量控制检测规范
WS 522-2017 乳腺数字***摄影系统质量控制检测规范
WS 530-2017 乳腺计算机***摄影系统质量控制检测规范
WS 520-2017 计算机***摄影(CR)质量控制检测规范
WS 521-2017 医用数字***摄影(DR)系统质量控制检测规范
WS 581-2017 牙科 X 射线设备质量控制检测规范
WS 76-2017 医用常规***诊断设备质量控制检测规范
WS 519-2019 ***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质量控制检测规范
辐射安全许可证和放射诊疗许可证的区别是什么?
三是许可分类不同。辐射安全许可将许可的种类分为生产、销售、使用三类,辐射安全许可证办理,同时在许可种类的基础上再细分许可范围,许可范围分别为Ⅰ类放射源、Ⅱ类放射源、Ⅲ类放射源、Ⅳ类放射源、Ⅴ类放射源、Ⅰ类射线装置、Ⅱ类射线装置、Ⅲ类射线装置。而放射诊疗许可分为放射、核医学、介入放射学和***影像诊断四类管理。
五是从业人员资格要求不同。放射诊疗许可对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人员按放射、核医学、介入放射学和***影像诊断四类分别有执业相关要求,同时要取放射防护培训合格证;辐射安全许可对从业人员按照***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放射,核医学,核子仪,放射性测井,***探伤,γ射线探伤,电子辐照,γ辐照,辐射安全管理,科研、生产及其他共十一类进行分别培训考核,考核合格方可从事相关辐射工作。